<<返回


为何孩子期末备考充分,却总得不到高分?



期末考试迫在眉睫,人父人母们是不是和孩子一样满心都是紧张焦虑和不安。为什么孩子每次复习都是面面俱到,条理清晰,可是考场表现总是低于预期;为什么平时又懒又调皮的隔壁家小明考试成绩都能比你家孩子高?为什么报了那么多补习班,高薪请来的家教都没能拯救你家孩子的考试成绩?其实,这并不是因为你家孩子智商太低或者复习没用心,而是因为你们忽略了考场应试技巧。

首先, 调整心态是关键

现实生活中,不少平时被家长和老师公认为学习认真、资质不错的学生一逢大考就败场。其实,这是情绪焦虑在作祟。很多人紧张焦虑时,脑子都会一片空白,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体验。心理稚嫩的孩子一上考场就更容易受焦虑困扰了,从而导致心跳加速,记忆力下降,注意力难以集中,熟悉的单词、数学公式、背的滚瓜烂熟的古诗词怎么也想不起来,简单题目看了很多遍也不明题意。

为什么你的孩子会焦虑?

明明平时是一个阳光开朗、自信满满的孩子,为何一上了考场就焦虑起来了呢?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老师、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,导致孩子对考试失败的过分担忧;传统中式教育给孩子灌输的分数定终身的思想,让考分成了孩子人生的焦点;昔日考试失败的经历困扰;复习方法不合理、用脑不科学,导致考场疲劳性焦虑…。

如何克服考场情绪焦虑?

到底该如何克服考场焦虑呢?

答:保持平常心态最重要!所谓的平常心就是不要抱着太大的期许进考场。所以一旦进入考场,就忘掉父母老师的期许、忘掉父母承诺自己的奖品、忘掉每次考试都比自己考的好的小明,一门心思就专注在把眼前这张试卷做完、做好就行了,要有一种考的好与不好,天都不会塌下来的坦荡荡的心态。

除此之外,家长和孩子还可以通过以下小Tips来帮助孩子保持平常心:

1. 考前休息要合理,根据孩子复习期间的作息习惯,提前30分钟到1小时入睡就可以了,午睡以30-40分钟为宜,考前刻意拉长或缩短睡眠时间会让孩子的大脑水土不服,反倒不利于考场发挥;

2. 考前切勿和同学嬉戏打闹,以免情绪太过激动,上了考场心态久久难以平静;

3. 考前最后时刻要保持心态放松愉悦,不管复习的如何,不建议考前1-2小时还临时抱佛脚,因为孩子如果临到考前才发现自己还有大量的知识没掌握,只会徒增焦虑感;

4. 父母要从言行上给予孩子宽慰。例如,考前万千父母常说的“好好发挥,这次争取进前五,考第一”这类话也会增加孩子内心的焦虑;相反,“放轻松,不管考试结果如何妈妈都爱你”这样的话反倒会让孩子感觉心里有底,能在考场上轻松自如的发挥;

5. 考前饮食宜以清淡为主,大鱼大肉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考高分,反而会增加孩子肠胃负担,影响身心舒适感,让考试变得“不轻松”。



其次,考场技巧不能少。

通卷浏览

拿到试卷后,在规定的位置填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后,先浏览一遍试卷题量、题目板块、题型和难易程度,以便合理安排答题时间,避免在不会的题目上浪费时间,而会做的题目却没来得及做。

审题要仔细,答题要快速

在所有考试中,审题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,弄懂题干和答题要求,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前提。例如,选择题是选说法正确的,还是说法错误的,单选还是多选。一旦弄清题干和对应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后,就要抓紧时间答题,不拖泥带水、重复啰嗦,写出得分点是关键。

先易后难,先熟后生

答题时坚持先易后难,先熟后生的原则。遇到难题不要惊慌失措,保持冷静跳过难题,先做简单和自己熟悉的题型,然后再集中攻克难题,如果难题不止一道,要根据难易程度和分值优先排序,先从易攻克且分值高的开始入手。

巧攻难题

攻克难题时保持好心态是关键,可以用“我易人易,我不大意;我难人难,我不畏难”这句话来暗示自己,帮助自己保持平和镇静的心态。通常,考题再难也不会超过所学知识范围,解答时要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,可以在草稿纸上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,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突破点。对于久攻不下的难题,可以暂时放一放,做做其它题目,或许在解答其它题目时会茅塞顿开,迎刃而解哦!

通卷检查要牢记

最后不管难题有没有全部攻克,都要预留出一点时间进行一次通卷检查。因为即便是基础题,得分和丢分都很容易,越容易的题越要仔细,无论题目多简单,都要检查一遍,确保能做的题目不出错、不丢分。


预祝所有考生考场超常发挥,考出最佳水平!



关于好记星
关于品牌
品牌荣誉
新闻动态
服务支持
维修网点
产品使用
联系我们
商务合作
招商加盟
资源合作
市场合作
关注我们
新浪微博
官方微信